日常——文化生存的直觉描绘(第二回展)

  • 展览时间:2011/10/19 — 2011/11/05438
  • 展览空间:南京青和当代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这次参展的这些艺术家,他们大多数都是“新面孔”,但是,他们实际上都是在架上艺术领域实践有相当时间的艺术家,有的甚至是拥有十多年创作经验的“老艺术家”了——但今天,他们作为新面孔呈现在大家面前。一如既往,本次展览立足于《艺术当代》的学术立场,提倡精英式的绘画观,在年轻艺术家中寻找具有动态感的绘画形态和高度自律意识和感性特质的优秀个案。

  在考察这些所推荐的艺术个案时,我们从艺术趣味、文化选择、语言形态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评估。当然,在现阶段,考察的重点还是语言形态和艺术趣味问题。一如既往,我们所推重和关注的语言形态是动态化、开放化的,而强调书写性,反对静态图像化更是本刊自2007年“超越图像——中国新绘画”展览以来逐渐明确并一贯强调的学术方向。在艺术趣味层面,我们反对“产品感”的绘画样式,强调语言和形态的实验性和开放性,这是《艺术当代》自创刊以来一直秉承的学术主张,并以此在当代架上领域不断发现、推荐、吸引了一批年轻艺术家。同时,关于艺术趣味问题,我们尊重那些自觉强调自身独立价值,强调语言性格,强调灵感和发现的艺术案例。这不是先入为主的预设了某种模式,实际上,在我们平时的编辑工作、田野考察和展览活动中,我们一直怀有一种期待,期待发现一种让人意外的、惊喜的视觉奇遇。这些超出我们惯常的审美经验和模式化的理论期待的东西不是符合或满足了我们的某种“要求”,而是帮助我们逐渐建立、补充了一种新的、具有开拓性的审美经验。并且,他们的个性化的、独特的经验不断地启发了我们的思考,这些或感性的、或零散的独特经验汇集起来,在主流的、流行的绘画样式的边缘和对面,帮助我们逐渐建立起关于未来绘画的设想。

  我们的工作一直是由边缘向边缘开拓,把那些尚未被人发现而又注定对今天和将来有价值的东西发掘出来。我们一直工作在边缘,并鼓励大家敢于去到边缘地带游击。中心的政治命题,准意识形态口味,潮流化、商业化、产品感的艺术形态,以及模式化理论框架都不再需要我们的工作,于是我们决定转移到边缘地带去做一些务实的田野考察。

  对未来绘画的走向,以及对当代架上的症结的反思,这些现在处于边缘和弱势的艺术家们更能提供一种真实的经验。他们的经验因处于边缘,没有被中心话语尤其是商业环境所浸蚀,因此纯净而敏感,没有被集体伪经验所覆盖,因此朴素而真实。我们有义务支持这些“反对”的力量,中国当代艺术应该具有对立、对抗的生态格局,这种对抗性有利于这个生态圈形成一种对媚俗、庸俗和功利的强大的免疫力,这免疫力就是艺术批判性的基因。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边缘的反对力量帮助我们规约出了未来架上艺术的文化结构模式——异质同构的现实矛盾是艺术不断进取的动力。一种艺术是否具有先锋性,往往不是看它是否获得了集体认同的先锋称谓,而要看它是否承受着现实压力,是否以思辨和质疑的方式去不断开拓,并建立起崭新的表现形式和途径。一种新的艺术应该是朝陌生甚至不可能的方向致力,而不是在熟土上开耕,边缘的不断拓展才能最终证明它的强大和旺盛。我们一直相信,先锋的力量来自于对抗,而一种文化的兴奋度不是取决于集体认同,相反往往来源于抗辨的强度。为此,我们需要这些边缘的、对抗性的力量。的确,他们可能真正是异在的力量——我们也对他们寄予希望,希望他们强调的是对未来的冒险以及无休止的超越和自反精神,于是,有了他们,当代艺术才可能建立起完整的精神维度,当代艺术由此成为一个充满矛盾和悬念的发展历程。这是我们多年以来的理论预设,或一种假设性论证,但这个预设在多年的考察和发现中逐渐显现出令人兴奋的端倪,我们大胆地想象,或许将来的实践和取向会证明我们的直觉是有价值的。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