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的表达”从媒介出发多媒体艺术展

  • 展览时间:2019/07/19 — 2019/08/18804
  • 展览空间:成都市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寻找一种“观看”的方式


文/孙晓伟


我们可以把新媒体艺术看成是“观看”方式的“折叠”。以新兴媒介为载体,更为立体复杂的呈现艺术的可能性。因其跨媒介与超越文本的属性,观者可以更加直观的与创作者建立感官的沟通。也因时代的发展,价值探索方式的多样性趋势,当我们身处文化语境中,“观看”方式的转变,或许会为艺术本身带来新的方向。7月19日,在成都画院呈现的“再造的表达”——多媒体艺术展可以看作是我们迈出探索的一步。


1980年成立的成都画院,为典型的川南民居四合院建筑。历史底蕴与时间痕迹并存,也并存在“观看”方式的嬗变中,这种“观看”既是“向内”,也是“向外”。我们以什么样的状态介入到历史与当下,去表达艺术与精神的诉求,是这次展览想要呈现的初衷。但我们并无定义规则的想法,更多的是想要呈现给观众一种价值阐述方式,让观众在作品语境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此次展览,我们可以看到以个体身份介入到创作现场的艺术作品。如翟一涛的作品,他将一本清末的《芥子园画谱(山水卷)》的虫蛀痕迹,投影在高3米,宽6米的墙上,并用水墨描摹出来,虫蛀的痕迹与建筑本身的历史痕迹相交于同一平面,从而穿越时光的隧道,而进入到艺术史的“考古现场”。而郑菁、韩易非的作品则是对自然环境的人为介入,他们在“靠近”自然的过程中,系统的均衡与稳定被“破坏”,新的生命共生产生。以个体介入到创作本身之外,陈胄的作品则以另外一种多维的视角审视历史与现实,他以“方尖碑”为载体,打破时间的一维性,试图讨论物象在空间与时间维度的变化及关系。而对时间的思考同样也可以在吕小帅的作品《微澜》中体会到,时间在向前的流逝中,在不断消解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塑造新的历史,作品中木刻的水纹巧妙的契合了时间流动的缓慢与无尽,也与展览空间有了物料质感上的呼应。在对现成品“挪用”上,马赛有他自己敏锐的触感,作品《duaiduai》材料来自于几根弹簧床上的部件,延展、拉伸等童趣的视听观感下,是在叙述“它们”自己特性之外的言语反抗。


个体成长环境对艺术表达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通过独特的个体感知与外部世界进行沟通,个体本身成为表达的窗口。李俊在他新近创作的系列作品中,通过对影像处理后的叠加,最初的影像逐渐“消失”,形成自传性的历史隐喻。如果说李俊的作品中仍然夹杂着社会影像,胡顺香的作品则是完全的自我表达,《奥德赛》系列作品,从架上到影像,情感的传达更加的丰满与立体,作品形式的转化让她情绪的挥发愈加清晰。吴芸芸的作品表达,细腻而恰到好处,作品《夜航船》以一种旁观的视角使自己远离“规矩”之外,这是一种冷静并不激进的自我抽离。多媒体作品的实验性,往往是以更加主观的叙事方式去打破惯性思维的定式,仔细观看宁佳伟的作品《惊蛰》,我们看不到传统电影拍摄的技巧性方式,也无对白,而是通过视角的转换、音乐、音效来变现画面的节奏感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作品特殊的质感与新的观看经验,对于创作者与观众来说,这种表达都具有“冒险”精神,也更加具有现实性。而当我们观看余果作品所传达的现实性,似乎更加迫切与直接,从个体出发,并有意的摒弃技术的美饰,从现实中重建一种叙述的表达。


在这次展览策划中,我们以特别项目的形式邀请了郑轶及他的团队,他们通过AR、VR等技术形式呈现艺术与大众的关系,以通俗性、日常性的方式让公众介入到展览文本中,延伸展览的空间维度。


从媒介出发,是我对展览策划立意的一个起点,它所带来的的是艺术思考方式的变化,是一种“观看”方式的探索,媒介并不是最终目的,但它确可以提供一种切入感知的方式,使艺术的表达拥有更多的选择,艺术的呈现有更多的可能。特别是新媒体艺术在国家性展览中的比重逐渐加大,它所带来的影响会愈加的突出。展览会持续展出近一个月,愿每位观看展览的人都可耐心的体会作品,并发现之于你的关于艺术的新思考。

最新展讯